庐州非遗:让文化瑰宝讲好合肥故事

日期:01-12  点击:10134  属于:艺术欣赏

在庐州的历史长河中,非遗文化总是栩栩如生的。她们踱着细碎的脚步,沿着古老的传统,为一方水土构筑起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化宝藏。

作为千年古城,合肥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很多独特的传统非遗,也一直是技艺精湛的传承人辈出的地方。任时光流转变迁,庐州非遗风采依然,不断向人们诉说着千百年来的庐州传奇故事。

庐州古琴斫制技艺:恪守传统 时有创新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活着的音乐,也是中国文人的音乐语言。对于古人来说,古琴的角色不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道”。所谓“琴道”,就是学琴、弹琴的人,通过古琴的演奏去了解这个世界。

古琴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乐器之一,据传最早斫琴者为神农氏。到春秋战国时期,斫琴技艺已达很高水平。中国斫琴技艺从汉唐至今,从未中断。

民国时期著名古琴演奏家、斫琴大师管平湖,从小随父习琴,后拜杨宗稷为师。他最初在琉璃厂的一元斋学习斫琴,后来自己探索、研究斫琴技法,其“大扁儿”琴即为管平湖自制。解放后,管平湖受聘于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专门从事古琴研究整理,已成绝响的《广陵散》《幽兰》《大小胡茄》等古谱经他打谱后重放异彩。他撰有《古指法考》一书。

管平湖的弟子、著名古琴家、古琴斫制家王迪,自幼师承管先生,深得其琴艺真传与斫琴心得,从事古琴研究50余年,抢救、挖掘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族音乐,编著《琴曲集成》《古指法考》等。

第三代传人高毅随管平湖的弟子袁荃猷习琴,后拜入王迪门下,学习古琴演奏和古琴斫制,曾为管平湖的《梅花三弄》打谱。

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传统技艺”项目的庐州古琴斫制技艺,其传承人朱志刚为第四代传人。他于上世纪90年代受艺于高毅,后又拜福建国漆技艺传承人俞峥为师,学习大漆手工制作技艺。他2013年在合肥创办“朴拙堂”琴馆,将古琴斫制技艺传遍江淮地区。多年来,他传承古琴斫制技艺,自成一门,广收门徒。现其弟子已遍及河北、福建、广西、江苏等地。

朱志刚从出土的古琴实物图谱和大量琴书文献中查找古琴斫制的各种版本资料,经过多年潜心揣摩,以“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之志,融入“斫琴自娱”理念。其以位于合肥肥东长临河古镇老街的“朴拙堂”为传承基地,向全省周边地区辐射,已建有多处古琴斫制、演奏教学点,学员累计达数百人,每年参与公益性活动数十场。

自古以来,会弹琴的人少,而斫制古琴的人更少,既会弹琴又会斫制古琴的人则是少之又少,可谓是凤毛麟角。朱志刚就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位。正因为懂琴,所以朱志刚“琴随人意”,具有较高的斫制好琴的功底与鉴赏古琴演奏的能力。

朱志刚古琴斫制技艺秉承古法,全程使用传统手工工具,制作一床琴需要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他的工作室里,看不到一件电动工具。朱志刚认为,木材也有灵性,过度用机械去震动,破坏了它的天然纹理,就是琴做好了,弹出来的声音也会受影响。

朱志刚斫制古琴恪守传统,也时有创新。如在材质的选择上,除用老杉木、老桐木,也尝试用老金丝楠木等材质。由于古琴斫制需用两三百年以上的老料,因此光是选料,往往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朱志刚古琴制作数量有限,有时一年最多也就能制作12床琴。

近年来,朱先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社会各类公益性活动方面,他率领诸多弟子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古琴文化教育普及宣传,为学生义务传授琴艺,发现和培养古琴斫制以及演奏方面的人才,深受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

宫廷描金纸制作技艺:淋漓尽致表现中国传统纹式

造纸术作为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良与完善,古人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各种复杂而精美的纸笺加工技艺,使纸张不仅变得更加华丽,更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粉蜡手绘描金纸起源于五代南唐时期,因其制作对原材料要求极高、工艺十分复杂、造价昂贵,成为加工纸精品中的极品,它代表着中国手工加工纸的最高水平,素有“纸中之王”的美誉。南唐后主李煜在澄心堂收藏大量加工纸精品,供宫中长期使用,传世极少,其制作工艺更秘不示人。因此,南唐之后,这种纸的制作工艺就失传了。

不过在清乾隆时期,粉蜡手绘描金纸的制作工艺得到恢复,均为皇家御用纸,盛行一时。因是宫廷用纸,其制作都由宫内造办处负责制作,从不外传,使其制作工艺成为一谜。虽民国时期也有仿制,但因制作工艺没有传承,且各种说法也不准确,其制作工艺再度失传。直到20世纪末期,这种制作工艺才再度出现,它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提到花费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传统纸笺制作工艺进行复原与传承的范发生。

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传统技艺”项目的宫廷描金纸制作技艺传承人范发生,在继承传统安徽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徽雕艺术,对安徽泾县出产的宣纸进行了再加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加工纸。同时融合了安徽徽雕木刻艺术的特点,结合我国古代木板印刷、木刻水印等优秀作品进行努力研究,已研制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40多年来,范发生在安徽宣纸的基础上,又加工出更多的加工纸艺术品,加工纸作品达300多种,木刻水印达200多种花色。

范发生制作的宫廷描金纸有其独特之处,纸张色泽饱满而又均匀,纸面紧密光滑,描金的图案,运笔流畅,线条干净而且有力,充分发挥了他中国绘画的功底,把中国传统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1979年,范发生参与了安徽十竹斋的筹建工作,致力于文房四宝及古十竹斋木刻水印信笺等历史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学习加工纸制作的传统技艺,并负责十竹斋所有产品的出口外销业务。

十竹斋是明末由安徽休宁县胡正言所创办的,他的作品有《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在社会上以及国际上影响非常的大,他首用的版、拱花技术,把原本单色的木板印刷印成了彩色的图画,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作品中有山水、人物、文佩、文玩、风光等各种形式的中国画图案,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十竹斋书画谱》图式中有中国绘画的松竹梅兰图案,给广大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中国画的基础,在制作这些加工纸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我国加工纸的精品,对宫廷描金纸的制作,把安徽产的宣纸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81年,范发生参加了“安徽文房四宝展览”,并为赴香港展出作相关筹备,为参展作品进行拍摄、造册等系列工作。在此期间,范发生接触了大量的南唐、北宋、明清时期皇家御用纸及历代文房珍品,被那精致的纸笺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图案色彩深深吸引,尤其是对清代乾隆御用纸,印象颇深。从那以后,范发生便开始了对传统精品加工纸种类、制作技艺、工艺特点的不懈探索和深度挖掘。

1986年,范发生和安徽十竹斋同仁一起,在北京成功举办“安徽十竹斋文房用品展销会”,集中展示各类加工纸及安徽文房四宝等文房用品。1990年应日本粟本株式会社邀请,赴东京举办“安徽十竹斋文房用品展示会”,所带文房四宝和加工纸产品被客户全部买断。

在安徽十竹斋工作的十多年间,范发生因业务需要,陪同国外客商走访了全国各地文物商店,选购古今中国书画和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饱览了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艺术精品,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加工纸传统精髓的认识和领悟。这一时期,范发生除了注重对加工纸的历史研究和不断提升制作技艺之外,还大胆创新,推出了砑光玉版笺、套色木刻水印等产品,并对某些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科学、合理改进。

1993年安徽十竹斋改制后,范发生独立创办了合肥亿泰文房用品厂,继续从事加工纸的研发和生产。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范发生不断累积经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产品也日益丰富,先后研制出宫绢笺、生绢笺、珠光笺、手工彩绘等加工纸传统产品十多种。与此同时,还恢复了明清描金纸和萝轩变古笺木刻水印(明末天启六年)和《十竹斋书画谱》(明末天启七年),《十竹斋笺谱》(崇祯十七年)中各类图式的木刻水印信笺20多种。

2014年,范发生因年事已高,暂停了合肥亿泰文房用品厂相关业务,集中精力研究和发掘高端加工纸产品,拟耗平生所学,用于乾隆御用纸精品系列的研制,为继承中国加工纸生产传统技艺,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奉献绵薄之力。

要想制作这种精美的作品,就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美术、雕刻、裱作、涂布等,还要懂得化学、造纸,要掌握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不同的纸张进行加工,只有集这些知识为一身,才能很好地掌握中国古代加工纸的技能技艺。

多年来,范发生一直从事对传统加工纸文化的宣传,向广大师生、广大爱好者传授加工纸的制作技艺,先后走进了学校、企业、社区、民盟,举行各种展示会以及讲座,深入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宣传,举办个人展示会十多场,现场演示了木刻水印制作的过程,向广大的爱好者传授木刻水印的版、拱花原理,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传统加工纸的艺术感,鼓励广大爱好者为传承中国这个古老的手工印刷工艺进行不懈的努力。

小红头制作技艺:

流传百年的特色美食文化

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传统技艺”项目的小红头制作技艺至今流传了百余年,早已成为合肥市庐江县的一种特色文化。对庐江人来说,“小红头”不仅仅是一道点心,它更承载着无数童年的记忆和情怀。

清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吴长庆率部前往平定,将士多为江淮子弟,对朝鲜一日三餐麦面食很不适应,不少人出现食欲不振、体力减退、士气低落的现象。随军厨师陈长宽(一说殷光垠)在庐江老家做的油糖烧麦基础上,创制了适合江淮子弟食用的小红头,之后就成了庆军将士的重要干粮。吴长庆因戡定朝鲜“壬午兵变”有功,受到朝廷嘉奖。

为感谢皇室的恩泽,吴长庆亲自将小红头装篓,每篓22个,共100篓小红头作为贡品献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太后和皇帝品尝后,认为色香味形俱佳,大为称赞,遂将“小红头”赐给文武大臣。

它原名叫饽饽,又名油糖烧卖,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小而圆,大如钱,正中染一红点,故而得名。

小红头的味道主要体现在手工制作方面,通过馒头、红丝、绿丝、青梅、白糖、猪板油、金橘、桂花油、核桃仁等馅料精心制成。自庐江小红头诞生,相继有几代坊间艺人传承、发扬、发展了小红头制作工艺。

新中国成立后,“小红头”成为国营庐江县饮食服务公司的招牌点心食品。改革开放后,吴氏后裔、“小红头”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之一吴江,师从国营庐江县饮食服务公司溪明全师傅,在继承庐江小红头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以不改变小红头主体型味为前提,加入现代饮食文化元素,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要求和营养要求。并以自己经营的大酒店为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招收学员,传授技艺,使这一地方特色传统名点代有传人。庐江小红头制作工艺考究,选料精细,崇尚绿色自然,其主要特点为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馈赠亲友,携带方便。食用方法多样,可蒸、炸、炒。

通过120年的传承,小红头已成为庐江地方特色浓郁的名点小吃。其选用庐江本地小麦,制馍、揉碎、风干,取上好肥膘肉炼油,与馍料混合制坯。待到八月,桂花飘香,收集漂洗后,倒入蜂蜜、白糖酿制封缸,制成桂花糖,添上青红丝、金橘、核桃仁、青梅等,与坯料混合成馅。而后用薄面皮封包,呈石榴花状,点染红果酱,寓意生活红火甜蜜。

它不是一道简单的点心,一百多年来,庐江小红头一直荣誉加身,饱受好评。1979年,安徽省小食品展销会上曾被评为优质产品。1982年,北京“方便小食品”会上又受到好评。2009年, “庐江小红头”被列入巢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庐江小红头”被评为合肥特色旅游商品。

吴山贡鹅制作技艺: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名菜

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传统技艺”项目的吴山贡鹅制作技艺起源于吴山镇,是安徽合肥的传统名菜。

据史料记载,吴山镇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葬于此,墓冢如山,其女儿百花公主在墓北建庙守灵祭祀,吴山庙因此得名。吴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说起吴山贡鹅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庐州人杨行密,自幼家境贫寒,20来岁揭竿而起,南征北战,占据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30余州地盘,号称吴国。天复二年被唐昭宗封为吴王。他“宽仁雅信,善取人心”,庐州故旧常以当地特产的大白鹅配以美味调料做成卤鹅进奉吴王。吴王食后大悦,便对众人说,行密自幼贫寒,不敢忘本,卤鹅味美,堪称贡品。吴山贡鹅因此得名。

吴山当地农家放养的白鹅,生长期在150天左右,卤料由20多种中草药配以调料制成,火候也很讲究,每只鹅通常要在卤锅汤里用文火煮上4小时,鹅肉才会入味,时间短了,吃不动,没味;时间长了则烂、腻,色泽也差。卤好的贡鹅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味道醇正,有“地阔十里,香留一寸”的美誉。经过多年的发展,吴山贡鹅在合肥、淮南、阜阳、蚌埠、六安等周边地区颇有知名度。

清介堂膏药制作技艺:中医药制作工艺严谨

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传统医药”项目的清介堂膏药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丹膏外观色泽黑亮、温润细腻,贴于患处老嫩度适中,便于透皮吸收。